經過五十年代初期的經濟恢復,第一個五年計劃(1953-1958年)的經濟建設,到1966年,中國東部沿海及中西部邊遠省、自治區(qū),不僅都有了自己的書刊印刷能力,而且在書刊印刷工業(yè)的建設中,照顧到既要使當?shù)貢∷⒌漠a能同當?shù)亟洕?、文化出版的需要相適應,又要在當?shù)貢∷⒐I(yè)建設中使排版、印刷、裝訂生產力相協(xié)調。
從1966年開始的“文化大革命”的10年內亂,給書刊印刷生產力造成了嚴重的比例失衡。10 年中印刷的年產量上升了,排字的年產量反而下降了。“文化大革命”結束以后,特別是19 78年12月召開的中共第十一屆三中全會,糾正了“文化大革命”“左”的錯誤,確定把工作 重點轉移到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軌道上來,中國的經濟、文化事業(yè)又重新走向正常發(fā)展的道 路,恢復和新建的出版社紛紛掛牌,新辦的刊物像雨后春筍一樣大量涌現(xiàn)。“文化大革命” 中被扭曲變形的書刊印刷工業(yè),面對這一新形勢,排、印、裝生產力不平衡的矛盾,地區(qū)書刊印刷生產力同出版形勢不相適應的矛盾,一下子都暴露出來了。
這些矛盾主要反映在以下幾個方面:
1.排版力量嚴重不足
“文化大革命”前有出版社87家,其中中央級出版社38家,地方出版社49家。“文化大革命 ”開始后,經撤銷、歸并,到1971年初,全國出版社僅剩53家,其中中央級出版社20家,地方出版社33家。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,1978年,全國出版社達到105家,1980年就猛增 到192家、1982年達到200家。1980年全國有期刊2191種,1981年上升到2801種,1982年又增至3100 種。面對圖書和期刊出版數(shù)量的驟然猛增,排字產能嚴重滯后的矛盾日益明顯地成為制約書刊印刷工業(yè)發(fā)展的瓶頸,阻礙著書刊出版事業(yè)的發(fā)展。那時,書刊排版主要還是鉛活字排 版 ,照相排字還遠未普及。一本書稿發(fā)到印刷廠,往往要花一年多時間排隊等待,圖書印制周期太長,成為當時出版與印刷之間的突出矛盾。
2.裝訂與印刷不協(xié)調
圖書裝訂過去一向以手工操作為主。“文化大革命”中大量印制毛澤東著作,因為這些書印量比較大,為適應大印量圖書的裝訂,所以比較重視圖書裝訂機械化、聯(lián)動化的發(fā)展。“文 化大革命”結束以后,圖書品種成倍、幾十倍增加,然而每一個品種的印量卻相對減少了,絕大多數(shù)是“短版活”。而印刷量少的“短版活”是不適合使用裝訂聯(lián)動線的。采用半機械、半手工的裝訂生產方式是顯然不適應大量印刷生產力的發(fā)展的。書刊的裝訂也成了書刊印刷中一個薄弱環(huán)節(jié)。
3.出版與印刷生產力之間的矛盾
在計劃經濟體制下,書刊印刷一向被看作是為出版事業(yè)服務的。面對迅猛增長的書刊出版勢頭,而這些出版社和期刊半數(shù)左右都集中在北京,因此出版與印刷的矛盾在北京反映得尤為突出。1980年,全國有192家出版社,其中101家在北京;全國有2000多種期刊,其中800多種在北京。北京這些出版社出書的種數(shù)占全國的45%;北京出版的書刊排字數(shù)占全國書刊排字數(shù)的40%;北京出版書刊用紙占全國用紙的28%。這么大量的書刊都集中在北京印刷,北京 的書刊印刷生產力無論如何是難以承擔的。
早在1963年文化部就成立了中國印刷公司,它的任務之一就是規(guī)劃發(fā)展全國書刊印刷生產力 ,在全國范圍內調度書刊印刷任務。面對北京地區(qū)書刊印制周期太長,書刊印刷廠壓力太 大 的狀況,中國印刷公司每年都要召開一次書刊印刷生產調度會議,把北京地區(qū)部分書刊印刷 任務拿到其他省、市去印制,從而緩解了北京地區(qū)書刊印刷的壓力。